被劝退后,6岁自闭症儿童如何在转衔训练后再次融入幼儿园?

被劝退后,6岁自闭症儿童如何在转衔训练后再次融入幼儿园?

2021年9月,又到了幼儿园的开学季,6岁的自闭症儿童峰峰再次回到熟悉的幼儿园。相比一年前入园时的恐慌与焦虑,这次峰峰显得更加自信,以至于到了幼儿园门口时,不需要妈妈提醒,便主动跟门卫打招呼“叔叔,早上好。”

值班的门卫惊讶于峰峰的改变,对峰峰妈妈说:“峰峰变化很大,以前都是您再三提醒他才勉为其难地打招呼,这是第一次这么主动。”

峰峰妈回想起过去一年的经历,感触万千,往事瞬间涌上了心头。

个 案 背 景

峰峰出生于书香世家,峰峰爸爸和妈妈都是知识分子,都在大学任教。峰峰1岁前除了不认生,谁都可以抱之外,家里人没有发现峰峰在发育上有一样之处。在3岁前,峰峰也比较活泼,拥有基础的沟通意愿,能使用简单的肢体语言,也会主动使用语言跟人打招呼,但需要家里人多次提醒才愿意。让家里人开始感到不对劲的是,峰峰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在不适合的场景复述曾听过的某些词汇或句子,有时还会自言自语,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怪癖语言。一点都不怕生,有时会用怪异的行为逗弄不认识的人。

起初家里人以为只是缺乏规则意识,喜欢捣怪。家里人怕峰峰进入幼儿园会捣乱,于是在峰峰三岁时先将其送去小班制的早教中心。但去了早教一个月后,早教中心的老师跟峰峰妈反映,峰峰在早教中心非常多动,坐不住,很难安坐超过3分钟;上课和玩游戏时注意力都容易涣散;对新鲜的玩具能产生兴趣,但常喜欢摆弄积木;愿意跟其他同学玩,但无法玩到一起,跟人沟通时基本上就只用单词。早教中心的老师建议家里人带峰峰去医院详细检查和评估一下。

于是,家里人便带峰峰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当看到诊断报告书上清晰写着“孤独症”的诊断时,峰峰妈脑子一片空白。

“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以及刻板行为,兴趣也比较狭隘。这种疾病是先天的,目前没有药物治疗,只能依靠康复训练。”医生在解释时,峰峰妈完全听不进去,只是隐约听到了医院建议他们要带孩子去专门的机构训练。

就这样,峰峰开始了在睿宝广州中心的训练。儿童进入中心后,建议仍保持半天在早教中心,部分时间在中心训练,其余时间由家长按中心布置的内容在家训练,以及在社区泛化。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峰峰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规则意识,语言已能自主表达短句,但还较少复合句出现。社交上对熟悉的人有时能主动地打招呼、分享,但在群体中主动性仍比较缺乏。总体来说,峰峰在一对一的社交训练中表现表现尚可。ABC及CARS量表均现实已达不到诊断自闭症的分数,但符合ADHD(多动症)的诊断标准,PEP-3发展评估,显示儿童除语言理解及表达轻度落后于同龄儿童外,其余领域与同龄儿童相差不大。

看着孩子不断地进步,书香门第出身的家里人开始期待峰峰能像普通孩子一样接受正常的教育。不过作为峰峰的主训师,拥有着丰富经验的李雪老师(添加微信咨询专家)给出了两个建议:

  1. 峰峰虽然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表现良好,但在群体中有时能力呈现不足,且还未经过规范的转衔训练,建议经过规范的转衔训练后再完全回归幼儿园。
  2. 峰峰虽然四岁了,从年龄上看应该读中班了,但由于儿童沟通技能还不足以适应同年龄的班级,应重读小班,勿着急进入中班。

然而峰峰家里人仍坚持进入幼儿园,并听从了幼儿园园长的建议,让儿童进入中班,且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两个月后随诊脱失,无法继续跟进儿童在幼儿园的表现。随诊脱失前,儿童能安坐十五分钟,在老师的适当管控上能遵守课堂规则,能主动参与到集体游戏中,但游戏技能不足,对游戏规则理解不够,有时容易受挫。因此,也曾建议家长由于儿童沟通语言不足,应选择朋辈进行引导,并做好与幼儿园老师的沟通工作。

碰 到 问 题

一年多后,峰峰5岁多了,家长重新回访中心,并描述进入大班后,儿童在社交中屡屡受挫,社交出现明显地退缩,语言并未如预期从单句发展到复合句,语言理解及表达仍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并且重新出现了多动、冲动,甚至攻击的行为。

李雪老师(添加微信咨询专家)在询问完家长以及现场观察峰峰后,作了以下表格记录入园前后的情况:

发展能力/行为 入园前 现在 备注
认知能力 能准确根据图片的属性及特征分类,但不能理解逻辑关系,比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 能理解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先后顺序等逻辑关系;
语言理解能力 能理解四元素单句、简单问句; 在安静环境下能理解先后及因果复合句,但在繁杂环境下询问“为什么”等问句时,出现明显的重复语言,复合句的理解能力也明显下降。
语言表达能力 以单句表达为主; 以单句表达为主;
社交能力

在一对一的环境中能维持

问题分析与解决

个案分析:该儿童由于自闭症症状不重,故四岁才被发现,且发现后开展的训练效果较好,训练过程较为规范。初始全天回归幼儿园,儿童适应尚可,但不能算好,尤其是儿童的社交及语言并未因回归普通环境而获得明显改善。而家长也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儿童的情况,以至于随访脱失。归其原因有:

  1. 由于中国的主流教育对于特殊儿童而言,缺乏转衔教育环节(即从训练中心过渡到普通学校的教育),导致儿童回到幼儿园后未能获得专业人员引导其已学会的技能;
  2. 儿童过早地跟随同龄儿童晋级。儿童由于社交及语言技能仍与同龄儿童有差距,故最佳的方式应为与比其略小一些的儿童一起学习和游戏;
  3. 5岁以上的普通儿童已开始会取笑他人,这很容易让自闭症儿童在社交沟通中受挫,从而出现社交退缩的情况。

故此应作以下处理:

  1. 重新开展社交沟通训练,以便增加儿童在社交过程中的信心及乐趣;
  2. 让儿童重新回到中班,跟随着小一些的儿童晋级;
  3. 调整家长对儿童的期待,必须让家长明确孩子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为儿童建立适当的社会支持系统。

版权声明:
作者:睿宝中心
链接:https://ruibaogz.com/1752
来源:睿宝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